“多、小、散”三个字,曾经是中国药企最真实的写照:
“多”代表中国药企数量较多;“小”则是形容制药企业规模小、市场集中度偏低,规模效益不明显;“散”说明中国药企散乱分布在全国各地,缺乏大型制药巨头。
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发展,中国制药行业正在发生巨变,药企也不例外,尤其是药企市场集中度。
那么,中国到底有多少家药企?
据不完全统计,近年来国内药企并购、重组等情况屡见不鲜,国内有5208家药企,其中357家为集团控股药企(旗下有1345家子公司),其余3863家为单体药企(文末附表:国内集团控股药企旗下子公司数量TOP20)。
以下为国内5208家药企并购、重组详细分析报告。
据不完全统计,国内药企数量5208家(拥有药品批文的国内药企),357家(旗下1345家子公司)为集团控股公司,占总量26%,3863家为单体药企,占总量74%。在357家集团控股企业中,旗下子公司数量大于等于10个的数量,为20家,占6%;小于10个的数量为337家,占94%,占比详见图1。其中,在6%以上集团控股药企中,不乏复星医药(22家)、华润三九医药(22家)、华北制药(14家)、扬子江药业(12家)等国内化药、中药领域巨头。从旗下子公司数量维度来看,数量位居前三(第二名并列)的企业分别是: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37家)、上海复星医药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(22家)、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(22家)、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20家)。在旗下子公司数量TOP10中,化药企业7家,占70%;中药企业3家,占30%;化药企业占据主导地位,企业占比情况详见图2。除以上集团控股药企外,在3863家单体企业中,企业所在地域主要集中在江苏、北京、安徽等省市。以上数据不难看出,国内集团控股药企357家(旗下1345家子公司),单体药企3863家,国内药企的集中度较高、符合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“二八定律”;而龙头企业在各个细分市场保持了较高占有率,但单体药企的力量不容忽视,医药行业整体的竞争较为充分。“据德勤公司的一份报告,自2014年以来,全球制药行业的并购活动一直保持稳定增长。该报告还指出,制药行业的并购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,包括公司需要实现产品组合多样化、需要进入新市场和需要降低成本等。”韩国嘉泉大学药学院费翔博士谈道。“全球药企并购潮如火如荼,国内是否会放缓?很难确定。有几个因素可能导致中国医疗行业的并购活动放缓,包括加强监管审查等。”他说。安徽医科大学叶霁青博士对国内并购潮有不同看法,“可以明显看到,随着近两年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红利期结束,对于那些没有足够创新能力并实现商业化的药企,迟早会在潮水褪去后,被发现在裸泳。剩下的只能是‘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’——被其他药企并购、重组,甚至是倒闭,但这只是少部分药企的现状。”“其次,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,被并购不一定意味着失败,被并购也意味着发展,由小变大、集中力量办大事。与其耽误现有资源继续耗下去,还不如让最合适、最匹配的资源,去壮大、成长自身,从而弯道超车,获得成功”叶博士认为。已经被国内知名药企收购的新药研发负责人袁博士表示赞同,“对于大企业或是上市企业来说,并购获得了自己看中的技术和管线;对被并购的公司来说,有大企业作为经济支柱,能保证项目的推进。”袁博士进一步补充道,市场需求、政策法规、技术创新、竞争压力等都会推动并购案例的发生。并购优点或是目的:获取新技术和专利,增加产品线和管线,降低成本和风险,扩大市场份额和地域覆盖,提高效率和质量等等。目前,国内药企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,包括创新进展缓慢、融资困难等等,在此背景下,药企更应拿出“看家本领”,在这一场转型大潮中,活得更加从容不迫。注:手动统计难免有误,欢迎大家留言指正。
END
作者 | 茴香
来源 | 药智网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文章重在分享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;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观点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号立场。